
分析显示,国内专业人才外流与外国专业人才流入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以人工智能(AI)领域为首,人才流失形势严峻。
17日,大韩商工会议所持续增长倡议组织(SGI)发布《韩国高级人才海外流失的经济影响与应对方案》报告称:“以2024年为准,韩国每万人人工智能人才净流出为-0.36人,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处于最低层水平(第35位)”,“这与卢森堡(8.92人)、德国(2.13人)、美国(1.07人)等净流入国家形成鲜明对比。”
据该报告,2019年统计为12.5万名的国内专业人才海外流失案例,在可获得的最新调查年份2021年基准下增至12.9万名,增加了4000名。而同期流入韩国的外国专业人才则从4.7万名减少至4.5万名。大韩商工会议所持续增长倡议组织说明称:“由此,‘人才逆差’也从2019年的7.8万名扩大至2021年的8.4万名。”人才逆差是SGI提出的概念,用以表示国内专业人才海外流失与海外专业人才国内流入之间的差额。
报告还通过分析科研人员的跨国流动数据指出,韩国是“净流出国”,其“国内科研人员海外离职率”(2.85%)比“外国科研人员国内流入率”(2.64%)高出0.21个百分点。大韩商工会议所持续增长倡议组织解释称:“从各国研究人员净流入流出排名来看,韩国在调查涵盖的43个国家中位列第33位,处于下游位置。”
大韩商工会议所持续增长倡议组织将人才流失的原因归结为“短期业绩导向的评价体系”、“论资排辈式薪酬体系”、“研究基础设施不足”以及“国际合作机会匮乏”等。SGI建议:“论资排辈为主的僵化人事薪酬体系制约了年轻研究人员的创造力和能力发挥,与绩效无关的晋升结构导致优秀人才流失”,“应强化基于研究成果的差别化报酬,对尖端领域研究人员,应允许其豁免适用每周52小时工作制等,通过引入灵活工作制度来提升其自主性与专注度。”
朴钟敏记者 blick@donga.com